东直门医院国际部肾病二区

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79号 电话:010-84012662

东直门医院本部肾病内分泌科二区

周二晚上 夜间特需门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胡同5号 电话:010-84016283/010-84013151

在线复诊微信号

zjx15901339059 官网预约请微信搜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订阅号”

赵进喜教授治疗肺痿临证心悟




赵进喜教授治疗肺痿临证心悟

编者按:

      肺痿是多种肺系疾病,不断进展,耗气伤津,终致肺脏虚损,肺叶痿废不用而为病。病性多虚,但常见虚中夹实者。赵进喜教授认为本病以宗气不足为本,痰浊、瘀血互结,痹阻肺络为标,临床治疗多采用益气升陷、化痰活血治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根据《赵进喜临证心悟》整理而成,现摘录总结于下,以飨读者。

01

肺痿论治

疾病概述:肺痿是指肺病日久、气虚津伤、肺叶痿弱不用所致的以咳喘气短、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的病证。病名首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肺间质纤维化、矽肺等。

病因病机:肺痿的病因,包括体质因素、肺系病邪热伤阴以及久病体虚,或经误治耗气伤津所致。常见于太阳不足与卫阳太过体质、少阴阴虚、少阴阳虚体质以及太阴脾虚体质者。

《金匮要略》论肺痿病机,强调肺津不布,包括肺燥津伤肺气虚冷两方面。《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提出:“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痰热久咳,如肺痈等肺系疾病,日久未愈,或误汗、误下,或热病邪热耗伤阴津,燥热内生,或虚有消渴,肺阴大亏,肺失津濡,上焦生热,肺燥津枯,致肺之清肃宣降失司而成虚热肺痿。另一方面,内伤久咳,虚喘日久,耗气伤阳,或虚热肺痿,经久不愈,阴损及阳,又可致肺气虚冷,气不化津,为浊唾涎沫,终成肺痿。即《金匮要略》所谓“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所以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说:“肺为娇脏,热则气烁,故不用而痿;冷则气阻,故亦不用而痿”。

肺痿病位在肺,与脾胃及肾密切相关,为久病伤肺,气虚津伤,或气虚日久及阳,或阴损及阳,导致肺脏虚损,肺叶痿弱不用。本病多为虚证,但更多虚实夹杂者,气虚津伤是共同发病基础,痰瘀痹阻肺络是发病的重要环节。若失治误治,病情必然不断加重,肺病及肾,可致肺肾虚损。其后,虚损劳衰不断加重,肺之脏真大伤,最终则可有喘脱之变。

临床治疗:肺痿的治疗总以补肺益气生津为原则。虚热证,治当清热益气、补肺润肺;虚寒证,治当温阳益气、降肺敛肺。临床以虚热证为多见,但久延伤气,亦可转为虚寒证。治疗应时刻注意保护津液,在强调补肺的同时,应该重视补脾肾。

《金匮要略》论治肺痿,重视恢复肺之输布津液的功能。肺燥津伤者,当滋阴润肺、生津养液,用麦门冬汤;肺气虚冷者,当温阳益肺、输布津液,用甘草干姜汤,虽仅两味,却指出益气温阳大法,体现着脾肺相关、培土生金的治疗思想。

鉴于肺纤维化病情复杂,缠绵难愈,治疗难于速效。尽管皮质激素有确切的抗炎和调节免疫作用,但长期大剂量应用必将严重影响免疫功能,增加继发感染、呼吸衰竭的可能性。临床上辅以中药治疗,采用资生丸、玉屏风散、六君子汤等,健脾益肺,不仅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激素毒副作用,还可以预防纤维化形成,显著改善患者的的临床症状,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偌服汤已渴者,属消渴”。再一次强调肺痿可以继发于消渴病,同时也说明消渴病多内热伤阴,即使出现虚寒表现,也不能过用温燥。

《灵枢·邪客》论“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而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常见胸闷气短不足以息,活动后加重,或有咳嗽、咳痰、口唇紫暗等症状,故赵进喜教授认为宗气不足是肺间质纤维化发病之关键,痰阻、血瘀乃是其标。所以治疗重在益气升陷为主,辅以化痰、活血化瘀之品,临床常用经验方——加味升陷抗纤汤,组成:生黄芪18-60g、太子参15-30g或生晒参3-6(另煎兑入)、知母12-15、升麻3-6g、柴胡3-6g、山茱萸12-15g、麦冬9-12g、陈皮9-12g、姜半夏9-12g、当归9-12g、桃仁9-12g、杏仁9-12g、丹参15-30g、红景天12-30g、浙贝目9-12g、五味子9-12g、桔梗6-9g、甘草6g。该方为升陷汤、二陈汤、麦门冬汤、生脉散加减化裁而来,有益气升陷、养阴润肺、化痰祛瘀的功效,适合于肺痿气阴两虚证,症见久病咳喘,气短,动则尤甚,咽干,或咳唾浊沫,舌暗苔薄腻,脉短或细弱者。

02

验案举隅

时某,女,74岁。

初诊(2011年1月29日):患者既往有肾脏病史。近期西医诊断为肺间质纤维化,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咳嗽,咳痰色白,食欲差。舌暗红苔腻,脉细弦。

中医诊断:肺痿 气虚痰瘀互结证

辨证分析:肺主呼气,肾主纳气,而宗气出于胸中,贯心脉而行呼吸。久病肺肾不足,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宗气虚陷,不能维持呼吸,故见胸闷气短,动则尤甚。加以痰浊瘀阻肺络,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咳痰。综合舌脉证,乃宗气虚陷,痰郁阻肺之证。病位在肺,与肾以及心脾等脏相关。病性虚实夹杂,虚证是肺气虚,肾阴虚,宗气虚陷,实证为痰湿、瘀血。失治误治,则成肺痿顽证,或为喘脱危证。

治法:益气升陷、化痰活血、利肺。

方药:升陷汤合生脉散、二陈汤等加减。

处方:生黄芪30g,知母12g,升麻6g,柴胡6g,黄芩9g,连翘12g,当归12g,陈皮9g,清半夏12g,桃仁12g,炒酸枣仁12g,牛蒡子12g,灵芝15g,浙贝母9g,太子参15g,生薏米30g,丹参15g,麦冬12g,山萸肉15g,五味子9g,丹参25g,生龙牡各30g。每日1剂。配合虫草菌丝体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

复诊(2011年5月25日):自述服药月余,症状明显减轻。再服药两个月,诸症基本消失。遂自行停药。近期又出现气短,咳嗽,动则尤甚,咳喘,食欲差,不食油腻,舌暗红,苔腻,脉细弦。故仍原法,处方:生黄芪30g,知母12g,升麻6g,柴胡6g,连翘12g,当归12g,陈皮9g,桔梗6g,甘草6g,黄芩9g,清半夏12g,桃杏仁各12g,牛蒡子12g,灵芝15g,浙贝母9g,太子参15g,生薏米30g,北沙参15g,麦冬12g,山萸肉15g,丹参25g,五味子15g,生龙牡各30g。服药月余后,症状又有所减轻。惜未能坚持服药,一年后某日因外感诱发呼吸衰竭,终归不治。

按语:肺痿是疑难痼疾,不能速效,病性多虚,尤其表现为宗气不足,但同时常有痰阻、气滞、血瘀。所以临床上益气升陷与化痰、活血、利肺诸法结合,可望症状改善。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医益气升陷、化痰活血治疗,虽然有效,但必须守方,正如肝系疾病之终归“鼓胀”,肾系疾病之终归“关格”,守方服药,带病延年可也,如欲治愈并且停药,则实为难也。

参考书籍:

《赵进喜临证心悟》

《金匮要略与中医现代临床》

《中医内科学实用新教程》


注:文中所列方剂、药物、具体剂量及治疗方法等,仅供临床医生参考。


编    辑|唐莹

排    版|林元媛 潘星如

审    对|铿锵幕后小分队

往期回顾
赵进喜教授治疗胸痹心痛临证心悟
赵进喜教授治疗糖尿病肾脏病临证心悟
赵进喜教授治疗心悸临证心悟
赵进喜教授治疗痛风临证心悟
赵进喜教授治疗甲状腺疾病临证心悟
标本虚实辨证方法与糖尿病治疗十二法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应突出“个体化”特色(附三阴三阳体质预防方)
赵进喜治疗心系疾病经验方摘录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赵进喜博士一笑堂

尊仁社交帐号:

更多文章

联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