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医院国际部肾病二区

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79号 电话:010-84012662

东直门医院本部肾病内分泌科二区

周二晚上 夜间特需门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胡同5号 电话:010-84016283/010-84013151

在线复诊微信号

zjx15901339059 官网预约请微信搜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订阅号”

赵进喜教授治疗肺积临证心悟




赵进喜教授治疗肺积临证心悟

编者按:

      肺积是由于正气不足,痰瘀邪毒蕴结积聚,肺气不利所致的病证,肺积往往因虚得病,因虚致实,整体属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以本虚标实证最为多见。赵进喜教授临床治疗本病强调益气养阴扶正与化痰解毒散结相结合,常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主要根据《赵进喜临证心悟》整理而成,现摘录总结于下,以飨读者。

01

肺积论治

疾病概述:肺积是指正气不足,痰瘀邪毒蕴结积聚,肺气不利所致的以咳嗽阵发,咳痰带血,胸闷胸痛,或气急息促,呼吸困难,或发热,或伴有胸水等为典型表现的病证。老年人,尤其是男性吸烟多发。相当于西医学的肺癌等。

病因病机:肺积的病因,包括体质因素、外邪内犯、高年劳损、情志失调以及雾霾、吸烟等。常见于太阳不足与卫阳太过体质、少阳气郁体质、少阴阴虚体质以及太阴脾虚体质者。

肺积的病位在肺,与肝脾肾相关。核心病机是因正气虚损,阴阳失调,邪毒乘虚入肺,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不利,血行瘀滞,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瘀毒胶结,日久而形成肺部积块。因此,肺积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致实,整体属虚,局部属实,虚实夹杂,以本虚标实证最为多见。本虚证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也有表现为阳虚,或阴阳俱虚者,标实证包括气滞、血瘀、痰凝、毒聚、饮停等。

临床治疗:肺积的治疗总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原则。早期,以邪实为主,治当行气活血、化瘀软坚和清热化痰、利湿解毒;晚期,以正虚为主,治宜扶正祛邪,分别采用养阴清热、解毒散结及益气养阴、清化痰热等法。部分表现为阳虚饮停或阴阳俱虚者,治当温阳化饮,或阴阳两补。

早在《金匮要略》中就有关于肺积的论治,《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提出“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咳嗽,脉象浮者,为外感咳嗽,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是相对于厚朴麻黄汤而言,主症是“咳而脉沉”,包括肺癌咳嗽在内。

泽漆汤药用半夏半升、紫参五两、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煎服法要求“上九味,㕮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方中紫参,《神农本草经》谓之“味苦辛寒,主心腹积聚,寒热邪气,通九窍,利大小便”,或认为紫参即拳参,或认为紫参是石见穿。现代药理研究显示:拳参和石见穿解毒散结,均有抗肿瘤作用。若作紫菀则有化痰止咳之用。方中重用泽漆,《神农本草经》谓之“味苦微寒,主皮肤热,大腹,水气,四肢面目浮肿,丈夫阴气不足”。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泽漆有抑制肿瘤和抗菌、退热作用。所以泽漆与紫参相合,可散结消饮利水。泽漆汤,既可化痰降逆,又能益气扶正,可用于慢性咳嗽,或久病气虚,兼痰湿内结成实,水饮内停,肺气不利者,应该包括肺癌在内。临床用于治疗肺积咳嗽或肺胀咳嗽,确有疗效。

受泽漆汤影响,赵进喜教授临床治疗肺积常将益气养阴扶正化痰解毒散结相结合,扶正固本常取贞芪合剂之意,用女贞子滋阴补肾,黄芪益气扶正,也可用生脉散、升陷汤,或加灵芝、太子参、沙参、麦冬、天冬等,益气养阴、润肺止咳;化痰散解毒结常取《千金》苇茎汤,此乃治肺痈之方,可排脓散结,更能宽肠利肺,还可合用消瘰丸等,药用浙贝母、连翘、玄参、夏枯草、牡蛎、莪术、姜黄、龙葵、藤梨根、石见穿、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化痰散结、解毒祛邪。

验方两首:

(1)加味泽漆汤:生晒参3-15g(另煎兑)、生黄芪15-30g、女贞子9-12g、当归9-12g、石见穿15-30g、藤梨根15-30g、鱼腥草15-30g、龙葵12-15g、白前9-12g、法半夏9-12g、浙贝母12-15g、连翘12-15g、黄芩9-12g、泽漆3-9g、茯苓12-30g、猪苓12-30g、桂枝6-12g、生姜9-12g、芦根12-15g、生薏苡仁15-30g、桃仁9-12g、杏仁9-12g、灵芝12-18g、仙鹤草15-30g、桔梗6-9g、甘草6g。该方适合于肺积气虚、痰瘀邪毒蕴结或加阳虚饮停咳嗽脉沉者。

(2)清补肺积方:生黄芪15-60g、知母12-15g、太子参12-15g、麦冬9-12g、天冬9-12g、升麻3-6g、柴胡3-6g、陈皮9-12g、法半夏9-12g、茯苓12-15g、丹参15-30g、当归9-12g、芦根12-15g、浙贝母12-15g、杏仁9-12g、桃仁9-12g、生薏苡仁15-30g、石见穿15-30g、藤梨根15-30g、龙葵12-15g、穿山龙15-30g、灵芝12-18g、仙鹤草15-30g、桔梗6-9g、甘草6g。该方适合于少阴阴虚体质、太阴脾虚体质,或肺积久病气阴两虚者。若气虚突出,见气短或喘者,可加生晒参或西洋参3-15g(另煎兑)、白术、山药等。若痰湿内盛,见咯痰不利,痰少而粘者,可加用川贝母、瓜蒌等,或用鲜竹沥水30-60ml(兑服)。若肺肾同病,阴损及阳,阳气虚衰,见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尿有余沥者,可配合右归丸加减。若阳虚饮停,见咳喘胸闷,咳吐清稀痰涎者,可加用干姜、细辛、五味子等。

02

验案举隅

李某某,男,43岁。

初诊(2009年3月21日):肺癌病史3年,曾经化疗等,病情不断加重。刻下症:咳嗽有血丝痰,胸闷气短,消瘦,大便每日1次。舌暗,舌苔腻,脉细弦。

中医诊断:肺积 气阴两虚、邪毒结聚证

辨证分析:肺主气,司呼吸。肺积久病,气阴不足,加以邪毒结聚,肺气上逆,故见咳嗽咳痰。邪毒损伤肺络,络破血溢,故可见咳痰带血。肺气虚,故见胸闷气短。综合舌脉证,乃气阴两虚、邪毒结聚之证。病位在肺,病性虚实夹杂,虚证为气虚、阴虚,实证为邪毒、血瘀、血热等。失治误治,则可有大量咯血,甚至厥脱之虞。

治法:解毒散结、凉血止血。

方药:《千金》苇茎汤合消瘰丸加减。

处方:芦根12g、桃仁12g、杏仁12g、龙葵15 g、连翘12g、玄参12g、夏枯草15g、生薏米30g、败酱草15g、桔梗6g、甘草6g、浙贝母15g、侧柏叶15g、半边莲25g、 仙鹤草30g、三七粉6g(冲服)、白花蛇舌草25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4月18日):咳血丝痰消失,精神好,梦多,原方去侧柏叶,加陈皮9g、清半夏12g、 莪术9g、生黄芪30g、女贞子12g,14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2009年6月27日):咳嗽消失,自觉右侧胸部发紧,舌暗,苔薄腻,脉沉细。处方:生黄芪30g、 女贞子12g、莪术9 g、玄参12g、 白芍25g、 芦根12 g、桃仁12g、杏仁12 g、生薏米30g、桔梗6g、甘草6g、浙贝母15g、连翘12g、夏枯草15 g、半枝莲25g、龙葵15g、仙鹤草25g、白花蛇舌草25g。

四诊(2009年10月17日):病情已经稳定半年,舌暗苔腻,脉沉。原方继用,随访至2010年1月9日,病情持续稳定。

按语:肺积发病常有正虚基础,所以治疗重在扶正祛邪,临床应用贞芪合剂配合《千金》苇茎汤加减,益气养阴扶正,化痰散结解毒,外加侧柏叶、仙鹤草、三七粉等凉血活血止血,治疗肺癌咳血常有佳效。针对咳血,首当止血。止血有凉血止血、活血止血、收敛止血之分,临床将侧柏叶、藕节、黄芩、三七粉、白茅根、旱莲草、仙鹤草多药合用,常有疗效。如兼有肝火犯肺病机者,则当重用生白芍、黛蛤散等,以敛肝、凉肝,肝肺同治。 

参考书籍:

《赵进喜临证心悟》

《中医内科学实用新教程》


注:文中所列方剂、药物、具体剂量及治疗方法等,仅供临床医生参考。


编    辑|唐莹

排    版|林元媛 潘星如

审    对|铿锵幕后小分队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赵进喜博士一笑堂

尊仁社交帐号:

更多文章

联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