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赵进喜教授谈经方用量

  • chaney 

赵进喜教授谈经方用量

前言:

所谓“汉方不传之秘,在于药量”,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张仲景经方一钱,究竟相当于多少g?我们临床上又应该如何把握张仲景经方剂量?


这个问题,应该说历代医家存在很大争议。自李时珍以后,一般把张仲景方一两作一钱用,现代多换算为3g。但许多学者对李时珍这种换算法持有异议。

上海中医药大学柯雪凡教授用文献与东汉神农秤实测,认为《伤寒论》方一两,相当于现代剂量15.625g,应该说是有理有据。所以,有人据此提出现代临床中药用量太小,甚至认为中医临床疗效降低,主要是因为用量不够,主张修改药典剂量限制,在临床上恢复到张仲景时代实际用量。只有重剂才能起沉疴。况且,现代中药材多家种,不如野生药材品质呢?

此说,听似有理,实际上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思考。


首先,张仲景时代煎药,一般是煎一次,而现在一般煎两次,而第二煎药物成分有时甚至高于头煎。所以,按现代煎法,一两15.625g,就应该为7.812g了。

其次,张仲景时代的服法,一般是每日分三次服药,甚至有像黄连汤这样“昼二夜三”分五次服药者。所以,如果按一次服药剂量换算,一两基本上就应该是5g左右比较合适。

况且,张仲景时代一般就诊一次仅开一剂药,一剂有效,甚至服药一次,中病即止,直至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还是就诊一次,仅开一剂药,最多不能超过三五剂,而今就诊一次,动则七剂、十四剂,甚至三十剂、九十剂!剂量怎么能完全恢复到张仲景时代呢?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张仲景处方一般就是四五味药,最多八九味,而今天临床处方平均最十六七味,二十味以上的大方子,也不少见。除非用张仲景原方,恢复到张仲景时代原剂量显然不合适。

其实,就中药材质量而言,并不是品质都在降低,如半夏切片,肯定比古时用原药材好,如金银花、丹参等,家种的有效成分就高于野生药材。所以,综合考虑,常规把张仲景经典方一两,理解为现代剂量3g左右,应该是是基本合适的。经方家如胡希恕、刘渡舟先生等,应用一般剂量,临床也一样可取得良好疗效。而岳美中、蒲辅周等著名中医临床大家,应用的也是一般剂量。更不要说温病学家赵绍琴以及江南名医了!

“汉方不传之秘,在于药量”,诚然。但这个药量,并不等于一味追求大剂量。临床上既可见到重剂起沉疴,也有所谓“四两拨千斤”者。

山西名医李翰卿老先生曾会诊一例心衰患者,心悸,尿少,浮肿,四肢厥冷,学生投用真武汤加味,附子已用10g剂量,仍没有效,李翰卿先生嘱其原方不动,减少一半剂量,结果一夜后病归安稳。为什么?残灯将尽,不能急挑故也。剂量小,认证准,一样有疗效。这就是“四两拨千斤”的高超技艺!

薛伯寿先生曾谈经验,中医用药不能单纯强调大剂量,应该重视药物之间的配伍比例。我们也认为:所谓“汉方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就是这个药物剂量的配伍比例。余早年曾见一麻疹后肺炎高热不退,口苦咽干,咳嗽患者,投用小柴胡汤、麻杏石甘汤无效。把柴胡10g,黄芩10g,改成北柴胡12g、银柴胡12g、黄芩9g,以成就小柴胡汤柴胡、黄芩8:3剂量配伍比例,结果服药热退。可为例证。


  • 版权声明:本文参考资料《赵进喜临证心悟》,赵进喜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由赵进喜教授团队整理,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附:摘录自 @赵进喜大夫 微博 

2011-6-6 汉方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关键在于药物之间的配伍比例!如柴胡、黄芩8:3透表退热,4:3比例主要就是解郁清热了!
2013-1-4 学习《伤寒论》有四个层次,一是学会经方应用,二是掌握仲景理法,三是学习张仲景治学思路,四是学习张仲景之为人!张仲景高山仰止,学未必成,但仲景治学思路,足以为师!总结为“继承,学习,实践,创新”,愿与大家共勉!

整理者:黄晓强
核对:王宣权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