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始于2014
铿锵中医

中医


“铿锵中医行”百期总结
自2014年10月24日起,“铿锵中医行”学术沙龙每月举办一期,从未中断,至2023年3月16日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一百期。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年由线下会议改为腾讯会议线上讨论,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影响力。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铿锵中医行”这一纯公益性质的中医学术沙龙能够坚持举办近十年,离不开赵进喜教授、贾海忠教授的积极倡导、尽心组织,也离不开专家们的大力支持与无私分享,其功在当代,其利在千秋,真乃为中医先贤继绝学,为生民大众开太平!现总结往期”铿锵中医行“活动主题于下。
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一)
第一期 如何结合临床读经典
第二期 如何学习名师经验
第三期 如何发挥中医外治优势
第四期 如何用好经方
第五期 如何做好中医临床科研
第六期 如何掌握中医脉法
第七期 如何把辨病辨证相结合
第八期 如何辨识体质
第九期 如何运用毒药
第十期 如何运用成方
第十一期 如何提高悟性
第十二期 如何多读杂书启发中医思维




(左上:姜良铎教授;右上:周平安教授;左下:赵进喜教授;右下:贾海忠教授)
如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二)
第十三期 如何应对无症可辨
第十四期 如何认识中医流派
第十五期 如何把握中药药性
第十六期 如何传承创新治法治则
第十七期 如何学习和领会各家学说
第十八期 如何辨证应用西药
第十九期 中西医思维的碰撞与融合
第二十期 辨证应用中药注射剂
第二十一期 如何灵活应用丸散膏丹
中医各家名著
第二十二期 如何认识《医林改错》
第二十三期 如何理解《脾胃论》
第二十四期 如何学习《医学衷中参西录》
第二十五期 如何认识“钦安三书”
第二十六期 如何学习《儒门事亲》




(往期铿锵中医行活动现场)
《伤寒论》治法理论
第二十七期 《伤寒论》“下法”
第二十八期 《伤寒论》“和法”
第二十九期 《伤寒论》“清法”
第三十期 《伤寒论》“存津液”思想
第三十一期 《伤寒论》“护胃气”思想
第三十二期 《伤寒论》“表里先后”治法
第三十三期 《伤寒论》“寒热并用”治法
第三十四期 《伤寒论》“扶正祛邪”思想
寒温论争与温病学名著
第三十五期 寒温论争与融合
第三十六期 如何理解应用伏邪理论
第三十七期 《温疫论》
第三十八期 《临证指南医案》
第三十九期 《湿热条辨》
第四十期 《温热条辨》
第四十一期 《温热经纬》
第四十二期 《伤寒温疫条辨》
第四十三期 《通俗伤寒论》
第四十六期 《温热论》




铿锵中医行

TCM




(往期铿锵中医行合影)
详论仲景理法方药
第四十四期 《伤寒论》三阴三阳实质
第四十五期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
第四十七期 《伤寒论》腹诊
第四十八期 仲景脉法
第四十九期 如何培养中医临床思维
第五十期 《伤寒论》麻葛桂芍、姜枣甘草用药思维
第五十一期 《伤寒论》石膏知母、山栀黄芩用药思维
第五十二期 《伤寒论》大黄芒硝、大戟甘遂用药思维
第五十三期 《伤寒论》附子干姜、吴萸椒辛用药思维
第五十四期 《伤寒论》人参黄芪、麦冬阿胶用药思维
第五十五期 《伤寒论》茯苓泽泻、猪苓滑石用药思维
第五十六期 《伤寒论》当归川芎、桃仁丹皮用药思维
第五十七期 《伤寒论》水蛭虻虫、䗪虫鳖甲用药思维
第五十八期 仲景针法和灸法
中医经典理论与中内临床思维
第五十九期 施今墨学术流派特点
第六十期 中医内科治疗学的哲学智慧
第六十一期 《金匮要略》论消渴
第六十二期 《金匮要略》论胸痹心痛
第六十三期 《伤寒论》论下利
第六十四期 《黄帝内经》运气学说
第六十五期 如何认识新冠肺炎
第六十六期 《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
第六十七期 《黄帝内经》“亢害承制”理论
第六十八期 《黄帝内经》“五脏苦欲补泻”理论
第六十九期 “因势利导”思想与治疗方法
第七十期 《孙子兵法》与中医组方
第七十一期 合方大方的运用
第七十二期 如何运用细料药
第七十三期 如何运用膏方

名家风采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陈明教授,贾海忠教授,赵进喜教授,王三虎教授,关秋红教授)
邪气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七十四期 风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七十五期 火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七十六期 湿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七十七期 燥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七十八期 寒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七十九期 痰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八十期 痰饮水湿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八十一期 浊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八十二期 毒邪致病与中医临床
第八十三期 发物及其对疾病的影响
第八十四期 如何认识与运用药引子
五官九窍与脏腑相关
第八十五期 眼与内伤杂病
第八十六期 耳与内伤杂病
第八十七期 鼻与内伤杂病
第八十八期 咽喉与内伤杂病
第八十九期 牙齿与内伤杂病
第九十期 口腔与内伤杂病
第九十一期 耳与内伤杂病
第九十二期 精窍与内伤杂病
第九十二期 尿窍与内伤杂病
第九十三期 汗窍与内伤杂病兼论暑邪致病
第九十四期 魄门与内伤杂病


名家风采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李海松教授,肖相如教授,刘宁教授,吕大谷教授)
五体与脏腑相关及新冠感染
第九十五期 皮毛与脏腑病变
第九十六期 脉与脏腑病变
第九十七期 筋与脏腑病变
第九十八期 新冠感染的中医药防治
第九十九期 新冠感染康复的中医药治疗
第一百期 肉与脏腑病变
“铿锵中医行”简介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东直门医院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赵进喜教授与贾海忠教授于2014年下半年共同发起纯公益的中医学术沙龙“铿锵中医行”。所谓“铿锵”,意指为中医发声响亮而激越,更有学术争鸣之意,还寓意着中医药事业迅猛发展之势。
举办“铿锵中医行”的初衷是培养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每次讨论都紧紧围绕“提高中医临床疗效”这一中心议题。为使沙龙与中医临床紧密结合,邀请参与的专家,大多是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中医医师,也有在中医理论或文献方面很有造诣的中医教授。每期沙龙讨论的都是中医学中重要的、热点的、存在误解的学术话题。专家们热烈讨论,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体会,并与听众探讨中医学习或临床实践中的困惑与感悟,学术氛围欢快活泼。在学术争鸣中,常常能够迸发出很多真知灼见,让中医学中一些流行但是不正确的观点得到澄清,并对于中医学的教学、科研、临床等有所启发。因此,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医学子与青年中医师参与其中,沙龙现场往往座无虚席。
“铿锵中医行”活动结束后,赵进喜教授会安排研究生把录音整理成文稿。《环球中医药》杂志特别开设专栏,刊载提炼加工后的讨论文稿。2017年底,《环球中医药》杂志的“铿锵中医行”专栏入选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主管出版单位优秀宣传作品。此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已将录音文稿编撰成文集,在保留核心观点和重要谈话的基础上,尽量突出专家的个人特色与学术风采。目前,《铿锵中医行名家汇讲——第一辑》已经出版,后续系列仍在整理编辑中。该书曾获2018年《医师报》社主办的中国医界好书前十名。


赵进喜教授与贾海忠教授

春秋十载,风雨无阻,铿锵百期,历久弥香!
希望更多热爱中医、乐于分享的专家、师友加入我们!
编 辑|唐莹
排 版|唐莹 潘星如 林元媛
审 核|赵进喜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赵进喜博士一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