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直门医院国际部肾病二区

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79号 电话:010-84012662

东直门医院本部肾病内分泌科二区

周二晚上 夜间特需门诊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海运仓胡同5号 电话:010-84016283/010-84013151

在线复诊微信号

zjx15901339059 官网预约请微信搜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订阅号”

今日《温病条辨》在手,指日缚住COVID-19!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吴鞠通承叶氏之学,自成体系; 

《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方药周详


        《温病条辨》是清代吴鞠通所著的温病学跨时代的著作。吴鞠通上承《内经》、《伤寒论》,又接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的启发,汇集温病各家精妙,著成《温病条辨》,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
        正如吴鞠通自言“是书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翼伤寒”,《温病条辨》对《伤寒论》的传承和发展是非常到位的。比如《伤寒论》 “攻下”之法,仲景用的仅仅是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到了《温病条辨》则化裁出导赤承气汤、宣白承气汤、增液承气汤、新加黄龙汤等方。《伤寒论》少阴病三急下证急下存阴,患者本就阴虚,再用大承气汤急下,虽能存阴,但实际上具有一定风险。《温病条辨》中增液承气汤、增液汤、新加黄龙汤等方,攻下同时具有益气、养阴、养血等作用,攻补兼施,临床上疗效更好、更保险,这就是对攻下法的最好的传承与发展。
        《温病条辨》取诸贤精妙,继承最多的,还是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吴鞠通选取《临证指南医案》中的医案,写成条文,再将所用方药予以总结、命名。《温病条辨》中许多方子都来源于《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看似只是把药上升为方,但实际上他是借这些方药自己构建了一套理法方药完备的理论体系。吴鞠通总结的这些方剂,在临床中也确实有很好的疗效,《温病条辨》中的方剂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和经方相提并论。
        《温病条辨》之前,虽有众多医家论述温病,但理法方药不成体系;吴鞠通统论温病,理法方药体系完善,故而对所有的温病都具有普世价值。吴鞠通按照病名分类,强调每种病的临床特点;再按温热性质归纳为温热病和湿热病两大类,可以说是对这两类温病定性,再用三焦予以定位,将证候类似的病一起论述,提纲契领,突出辨证论治。这也为我们现代中医临床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中医很多病名都有现代医学内涵,很多人认为风温就是肺炎,春温就是流脑,暑温就是乙脑,湿温就是肠伤寒,虽然这么说太绝对,但是实际上确实有这些科学内涵。针对这些疾病应该怎么来认识这些疾病。还应当像吴鞠通一样,强调辨证论治,强调临床表现,按中医的理论辨明病因病机,选用相应的治法方药。不能认为某一个病就是某一味药、某一个方。治疗肾病有蛋白就消蛋白,用这种思路去治病,不会取得很好的疗效;还得回到咱中医原创思维上,辨明到底是热毒,还是湿热,到底是湿热留连不去,还是热毒内陷营血。

-同学说-

守正、继承、创新

关注我们,一起学习中医经典。

推荐阅读书籍

版权声明:

  • 参考文献:

    [1]刘景源,赵进喜,李建民,马晓北,张保春,董宜华,贾海忠,黄晓强.吴鞠通承叶氏之学,自成体系;《温病条辨》创三焦辨证,方药周详[J].环球中医药,2018,11(04):534

  • 本文由赵进喜教授团队整理,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 整理:穆岩
    排版:王宣权
    审校:黄晓强

扫码测体质
三阴三阳可分辨,辨清体质好养生


推荐阅读
赵进喜麻杏石甘汤临证心悟
赵进喜教授谈经方用量
赵进喜教授治疗肾脏水肿五法
赵进喜教授辨体质治疗感冒常用方剂(精华版)
问答录丨百病皆生于气
论《伤寒论》“合病”与“并病”
关于《伤寒论》“六经皆有表证”问题
赵进喜经方:半表半里的实质
赵进喜经方:半表半里概念对后世传承的临床意义
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与赵进喜教授“辨体质-识病机”治疗痿证经验总结
赵进喜治疗肺系疾病经验方摘录
《温病条辨》论清热醒神开窍治法及其临床意义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应突出“个体化”特色
新冠肺炎来势汹汹,重温《瘟疫论》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赵进喜博士一笑堂

尊仁社交帐号:

更多文章

联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