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追梦者——访中医名家赵进喜——天南地北邯郸人

  • 赵进喜 

图为赵进喜在“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现场。   中原新闻网邯郸讯(通讯员陈剑)

邯郸日报——天南地北邯郸人 ​​追梦人 ——访中医名家赵进喜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
王杰仁发布时间:2019-10-23 16:25:22   

2019年8月22日,是中国近代史上“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施今墨先生的传承者、崇拜者云集北京施今墨生前创办的华北国医学院,纪念这位为祖国中医事业传承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
  这次纪念座谈会的组织者之一赵进喜是我市肥乡区人,他在会上的发言以其高站位、高水平、高姿态、新颖、客观、中肯,赢得与会人员一致好评。
  赵进喜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席专家。
  从青年到中年,赵进喜就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传承中医。他长期致力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肾脏病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从医有术   

赵进喜出生于耕读世家,先祖赵裕后公即以医药为业,赵记“名盛堂”曾名震乡里。百多年来,赵氏家族薪火相传,代有良医。到赵进喜这一代,恪守祖训,从小喜读诗书。因为母亲长期受系统性硬皮病困扰,17岁的赵进喜于1982年9月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誓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就是从那天起,他开始了在中医领域的追求和探索,几十年如一日,读经典,焚膏继晷;跟名师,谦逊好学;做临床,孜孜不倦。   

1987年8月,赵进喜大学毕业后,到市中心医院从事临床工作。曾负责全院各科中医会诊,每有佳效,颇受病家称颂。但他并不满足已经掌握的知识与技术,1989年10月,赵进喜考入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攻读内科硕士学位,师从天津名医黄文政教授,从事中医内科肾脏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1992年9月又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内科博士学位,师从著名中医内科学家王永炎院士、著名肾病糖尿病专家吕仁和教授和著名肾脏病理专家魏民教授,从事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和科研。1995年8月,赵进喜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长期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从事内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与肾脏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从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一直做到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内分泌学科带头人,首席专家。   

长期以来,赵进喜通过悉心研读东汉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吸纳前人的知识和智慧,形成鲜明技术特色。1991年与伤寒大家刘渡舟弟子陈宝明合作,编著《古方妙用》一书。该书是最早研究医圣张仲景经方临床应用思维的医学著作,重视辨方证,识腹证,受到刘渡舟教授高度评价。这部书一经问世,连续3次印刷,在业内广为流传,成为中医工作者不可多得的参考书。这一年,赵进喜年仅26岁。

  其后,赵进喜充分吸收《伤寒论》的精华和精髓,结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编著出版《大经典与中医现代临床》丛书,尤其是《<伤寒论>与中医现代临床》一书,创造性提出“三阴三阳系统论”“三阴三阳体质论”“三阴三阳辨证方证论”,被称为“赵氏三论”,观点鲜明,见解独到,切合实用,受到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高度评价。此外,他还把张仲景三阴三阳辨证方法应用于临床,针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出建立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临床重视糖尿病“热伤气阴”核心病机及清热解毒治法;针对慢性肾脏病“从风论治”,提出“三维护肾”临床思维等学术观点;传承吕仁和教授糖尿病肾病“微型症瘕”形成病机理论,强调化瘀散结、泄浊解毒治法,提出中医化瘀散结全程干预糖尿病肾病综合诊疗方案,在全国推广,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较大反响。

  2001年,国家人事部、全国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开展第一批全国中医优秀临床人才优秀项目,赵进喜因成绩斐然,破格晋升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36岁就成为中医界少有的年轻主任医师。后又以全国第二的总成绩,荣获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优秀奖,受到中医药管理局表彰,并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接见。
  赵进喜长期专长于治疗糖尿病及其多种并发症、肾病、内科杂病和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盆腔病及小儿多动症、抽动—秽语综合征、遗尿症等疑难杂症,尤其擅长诊治内科肾病、内分泌代谢病等疑难杂病,在糖尿病及其血管神经并发症和慢性肾衰中医药治疗方面形成技术特色,是典型的“一专多能”人才。他还主持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十一五”科技支撑糖尿病肾病相关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

  行医有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有个人人皆知的歇后语:赵博士的微笑——发自内心的。因为他的微笑不是刻意调教出来、训练出来的职业行为,要露出几颗牙,而是发自内心的、本能的自觉行为。
  “我来自农村,知道农民的疾苦与不易,知道看病难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所以我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减少他们的痛苦与负担。”赵进喜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年,母亲患有系统性硬皮病,属于一种疑难病,在风湿病中是一种仅次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肢体肿胀同时,常伴有内脏病变。这都是特殊年代困苦的生活引发的。当时医疗条件落后,经济条件也不允许,所以母亲被这种病折磨了10余年,直到手指、脚趾全部溃疡,才明确诊断。赵进喜学业有成、且后来有了治疗的方法,他把母亲接到身边,精心护理,用心诊治,方至痊愈,既便如此,母亲还是有一个脚趾烂掉了。“如果早发现,可能会好一些,但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提及此事,赵进喜很是伤感。
  母亲的遭遇让赵进喜深切感受到农村群众就医难、诊治难,更让他在工作岗位上,体贴患者,体谅患者亲属,体恤弱势群体,才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医学工作的特殊属性要求医师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金钱诱惑和利益驱动使少数医务人员忽视道德修养,见利忘义,医患之间出现信任危机。
  针对这些问题,赵进喜说,道德高尚是医务工作者的重要特征,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从事这一行业。几十年来,赵进喜重视医德,严于律己,工作细致,一直是零失误、零投诉,并以优质的服务、质朴的情怀建立起良好医患关系。他还说,确实有少数医生以不好的操守玷污了“白衣天使”的形象,但不是所有医生都是这样,其中也有患者家属对医务工作者的一种误解。因为对医生来说,每一位患者都可能是他经验的积累,每一位患者康复、痊愈都会让医生有一种成就感,不可能不认真对待,所以,医生不收红包也会认真看病。
  赵进喜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码码记录了他多年接触过的病人信息:姓名、性别、病案、症状、用药、住址和通讯方式等。他解释说,医院回访是院方的事,自己的病人要经常和他们保持联系,一方面是对病人的尊重与关心,一方面因为有“医后跟进”,对业务水平的提高、方式方法的改进也有很大帮助。但由于各地方言不同,语音交流、电话沟通很是不易。不过,现代化通讯为医患双方的沟通提供了极大便利,赵进喜与很多人建立了微信关系,“这个是福建的”“这个是上海的”“这个是广东的”……对病人,他如数家珍,一一道来。
  他一再强调,病人千里迢迢奔着他来,他就要尽心尽职为患者解除病痛。有时下班了,来了病人要加班,有时不该坐诊,也照样接待。这样的事每天都有。
  2015年的一天,赵进喜刚要下班回家,从天津来了一位老年妇女。交流得知,老人的儿子在国外援建,只有她自己生活,患糖尿病30余年,现在发生糖尿病足已经到了后期,双脚开始溃烂,西医提出必须截肢。了解情况后,赵进喜脱下外套,穿上白大褂,详细为老人检查,结束后还让人帮她办了住院手续,同事还以为老人是他的亲戚。中医治病,无论内服汤药,还是外治技术,都需要细心观察、尽心护理,所以要求医者在有爱心的前提下,还要有耐心、有恒心。老人出院后,赵进喜还一直在视频上指导治疗。三个月下来,老人的糖尿病足溃疡完全愈合,可以自理生活。   有一年的深秋时节,细雨如丝,空气中弥漫着袭人的寒气。刚刚回家的赵进喜接到一个病人的电话,这个病人曾在他们这儿住过院,与赵进喜始终保持联系。电话那头,那个病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明天要出国,路过北京想和赵大夫见上一面,现在正往医院去。赵进喜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妻子望了望阴晦的天气说:“明天不行吗?刚到家又回去。”赵进喜说:“不到万不得已,人家是不会提出这要求的,我还是再去一趟吧。”就这样,他再次返回医院为患者看病调方,并嘱咐他坚持服药。
  赵进喜长期扎根临床一线,至今仍坚持每周门诊5次和查房1次。无论高级干部、社会名流,还是普通群众,都能热情服务,多次圆满完成有关方面指派的医疗任务。他还多次坚持下基层讲学、会诊、义诊,足迹遍及全国各地。

  授医有道   

“健康中国,健康你我”是赵进喜的职业操守,更是他的宏图远志,并为追寻梦想竭尽全力。他说,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主要有医疗、教学、科研、社会工作四个方面。社会工作又包括义诊、交流、传承。随着通讯条件的改善,社会工作又赋予了新的使命,即远程会诊。一个人承担这么多项工作任务,就没有了节假日。还要把这几方面都做到极致,做到高标准,力争让所有人都满意,可想而知,赵进喜承担子多大的工作量。
  赵进喜的桌子上放了一个工作日程表,从早上排到晚上,从周一排到周末,有的甚至精确到小时。   “总感觉他的时间不够用,总感觉他有很多事要做,分身无术。”同事们这样感叹。
  一个好的医务工作者,不仅仅要治病救人,还要解疑释惑、业务交流、医学传承。所以,做好业务总结,让更多人分享、借鉴;写好心得体会,与更多人交流、沟通,早已成为他的又一项工作内容。20多年来,赵进喜在各级报刊共发表医学论文314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96篇。他还获评《中医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环球中医药》《世界中医药杂志》等杂志优秀论文多篇。特别是他根据工作经验撰写的《糖尿病肾病“微型癥瘕”病理假说解析》入选全国“领跑者5000”论文,《基于“伏邪学说”讨论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被2017年《中国中医药年鉴》(学术卷)引用。他还著有《四大经典与中医现代临床》(丛书)、《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等专著15部,主编、副主编教材3部,完成科普著作15部。
  成功和荣耀永远属于从不满足、勇于探索、进取不止、甘愿付出的人。在赵进喜的书柜里,他获得的各类荣誉证书、奖状有一尺多厚。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医学著作《四大经典与中医现代临床》丛书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疼痛性疾病现代中医治疗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三等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一等奖,《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诊治》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著作优秀奖,《博士漫谈糖尿病》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一等奖。因科研成绩突出,于2010年荣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因重视传承,临床疗效好,还曾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传承高徒奖、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中医药基金传承发展奖。作为第二届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受到表彰。2016年荣获“人民好医生”称号。好大夫网站访问量突破682万。2017年入选“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
  为实现“健康中国,健康你我”的梦想,赵进喜不辞辛劳,热心学术。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他重视人才培养,先后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100余人,进修生、留学生遍及日、韩、新、马、泰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许多学生已成为当地名医、学科带头人、博士硕士导师。目前指导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8人,硕士研究生9人,包括韩国等外籍研究生5人。学科团队成员共47人,教授、主任医师1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9人,包括博导8人,硕导13人,其中博士后6人,博士20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2001年度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2016年荣获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称号。他指导的研究生团队每年两次深入河北赞皇太行山深山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曾受到北京市教委嘉奖。作为总指导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学生团队于2014年在南京举办的全国中医临床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冠军。
  赵进喜重视学术交流,尤其重视国际学术交流,每年组织学术会议和糖尿病专科医师学习班。他还多次应邀到日、韩、新加坡、泰国、德国、澳大利亚与港澳台等国家与地区讲学。澳洲十日,多地巡讲十六场,场场爆满。现任世界中联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内分泌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名誉副主委,中国中药协会临床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委、北京医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医杂志》特邀编审、《糖尿病天地》杂志副主编、《糖尿病之友》《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编委等职,为中医药学术传承包括中医药国际传播作出突出贡献。
  赵进喜还是国家级精品教学团队与精品课程负责人,长期主持中医内科学系建设与教学工作,创建《中医内科临床思维》《中医经典与临床》课程,重视教改,《中医内科选讲》作为精品视频公开课被教育部纳入“爱课程”网,受到表彰。同时还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吕仁和传承工作室及北京市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项目”——吕仁和名医传承工作站负责人。作为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先生传承人、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赵进喜为中医学术传承、创新,做出巨大贡献。   赵进喜还常利用休息时间奔走各地会诊、讲学,尤其是不忘初心,热心为家乡人民服务。他亲自指导我市肥乡区医院中医科专科建设工作,并在市中心医院带徒弟。他还坚持每个周末为家乡人民进行远程视频会诊,这一坚持,就是十几年,赢得家乡人民的广泛赞誉与爱戴。
  赵进喜有一首诗,很能代表他的心迹和志向:

  杏林路漫漫,医海波浪宽。   我愿为一盏灯,为后学者指迷;我愿为一条船,   把病患者送向健康的彼岸……   “人生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赵进喜为了梦想砥砺前行,勇于探索,永不懈怠,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是一位值得赞颂的追梦人——在祖国的医学领域追梦,追寻探索梦、进取梦;为千千万万罹患疾病的人追梦,追寻健康梦、康复梦和长寿梦!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