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正文

进补需要先看体质

  • chaney 

名医樊正伦

  著名中医专家,从事中医学临床与研究40年,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现任崔月犁传统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中医院中医药学术继承人指导专家。作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主要创办人和古籍出版编辑室主任,编写了《明清名医全书大成》、《明清中医临证丛书》等多部中医典籍。

  一、你是寒体质还是热体质?

  按照中医的理论看,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体质。

  笼统地说是“瘦人多火,胖人多寒”。如果你一贯很瘦,伸出舌头自己看看,如果舌红、苔黄,而且一热就出汗,一冷就冻透,或者自己觉得太阳一晒就透了,一般可能是阴虚体质。

  阴虚的人要注意养阴。可以用点枸杞子、银耳、莲子煲汤,可以多吃一点猪肉,因为猪肉本身是寒性的。

  如果你比正常人偏胖,一活动就出汗,吃得稍微不舒服胃里就不适,这种情况一般是阳虚的体质。阳虚的人要温补性的,冬天的时候多吃一些羊肉、牛肉,甚至鹿肉、狗肉。

  除了这两个性质完全相反的体质之外,常见的体质类型还有:

  气虚体质:身体瘦削或偏胖,经常感到疲倦、乏力,说话无精打采,面色苍白,容易出汗,活动后加重,经常有心慌的症状,食欲差,舌头色淡,舌体胖,舌苔白。

  日常食物中的粳米、山药、大枣、胡萝卜、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青鱼、鲢鱼等都有补气的作用。

  血虚体质:面色苍白没有光泽,或萎黄干燥、嘴唇颜色淡,经常会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脚肢端发麻、舌质偏淡,形象地说是“黄脸婆”。

  食物中的桑椹、桂圆、何首乌、黑木耳、菠菜、胡萝卜、牛肝、乌鸡、甲鱼、海参等都可用于补血。

  阳盛体质:形体壮实,经常面色红赤,脾气烦躁,说话声高气粗,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熏臭。

  阳盛体质的人一般不需要进补,饮食要多吃清淡,少吃牛肉、狗肉、鹿肉以及辛辣食物,多食水果、蔬菜,因为酒性辛热上行,所以阳盛之人切勿酗酒。

  痰湿体质:形体肥胖,喜欢吃肥腻、甜味的食物。精神倦怠,懒得运动,有嗜睡的特点,头目不清或觉头重痛。身体总觉得很重,嘴里有黏腻感,大便溏,不成形,舌体很胖,舌苔滑腻。

  这种体质的人饮食特别要讲究忌口,少食肥甘厚味,酒也不宜多饮,而且不要吃得过饱,要多吃些蔬菜、水果。

  气郁体质:这种体质的人一般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要么容易激动要么忧郁寡欢,喜欢长叹息。女性月经前会出现乳房胀痛现象,自觉咽中有异物,大便泄利不爽。

  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根据《内经》“喜胜忧”的原则,药物食物调养的同时应主动寻求快乐,通过养心来补身。

  可以少量饮酒,以通利血脉,提高情绪。佛手、橙子、柑皮、香橼等也有行气化郁的作用。

  二、进补也要男女有别

  女性重在补血:总体来说,进补要依性别而异。女性重在补血:身体比较弱的女孩子在冬天以补血为主,可以自己制作一点“益血养颜膏”来吃。

  这个方子是这样的:山东阿胶500克,冰糖250克,大枣250克,核桃仁250克。把核桃仁打碎,把大枣用水泡一泡,把核去掉。然后将黄酒、阿胶、大枣、冰糖、核桃仁一起放在一个瓷碗里蒸。

  在“小寒”节气前后的两个月时间里,身体弱一些的女孩子都可以用这个药,每天一勺到两勺温开水化服。

  阿胶是驴皮熬至的胶,颜色是紫色的,既补心又补肾。核桃仁长得就像人的大脑一样,既有补肾的作用,又有益脑的作用。大枣外面是红的,里面是黄的,可以健脾胃。加黄酒的目的是运用黄酒的酒力能够促进这些黏腻膏类的吸收。

  每年冬天,只要不是感冒发烧的时候,这个膏可以长期吃,对皮肤的肤质和光泽都有好处。

  男性重在补阳:男性以阳气为主。身体弱,怕冷的男性冬天的时候可以吃点“桂附地黄丸”。这个药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桂枝和附子,是在补阴的基础上补阳。

  冬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里面去了,保护外边的能力减弱,如果本来就肾气弱的话会更觉得四肢畏寒、怕冷,用了这个药感觉会好一点儿。一般来讲,吃这种药一天一次就可以。

  三、冬天进补等于“树木冬灌”

  总体来讲,四季的变化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植物的生、长、化、收、藏。在人的生命过程里其实也反映着气血的不同变化,不同季节的补养也因此不同。

  冬天在北方是一个天地闭藏的季节。树叶都落光没有了,营养都到了根部,储存起来为明年的春天生发做准备。人也如此,从“立秋”开始,人的气血就开始从外面向里收了,一过“立冬”以后,气血都储存到里面去了,外面相对不足了,所以,冬天人容易感冒,就是因为保卫外边的气血转移到里面了。

  按照中医的理论就是“秋冬养阴”。“养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多吃点肉类的食物,北京老百姓叫“贴秋膘”。冬天吃肉类食物可以比春夏多一些,因为冬天你的气血都在里面,能够充分运化吃进去的营养,能给明年的春天奠基。树要冬灌,人也要冬灌。

  相反,夏天的时候人的气血都到外面去了,里面实际上是空的,所以夏天容易闹肚子。这种情况下,你补多了也是白吃,不能够充分运化,反而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所以夏天讲究吃得清淡。

  很多人说不愿意吃肉,怕血脂高,那可以多吃一点坚果,如栗子、花生、核桃、瓜子。中医里面很多药物是果实,果实是什么?是植物的种子,种子代表生命的延续,所以冬天的时候如果不愿意吃那些肥甘厚味的话,可以吃一点坚果,它们有补肾的作用,中医所说的肾在五脏中有“封藏”的作用。

  除了“秋冬养阴”还有“春夏养阳”的问题。春夏常常要用点人参、黄芪,因为那时候你的气血都到外面来了,里面是空的,所以在北方人参、西洋参、黄芪,春天和夏天也可以照样吃。

  广东等南方城市就像我们的常青绿树一样,有夏而无冬,只有生发而没有闭藏。所以南方人很注重煲汤,黄芪、党参、当归、阿胶、枸杞子,都是他们煲汤的常用原料,因为他们是生发有余,闭藏不足,必须用这样的煲汤来保证身体的消耗。

  巧吃乌鸡白凤丸

  春天的时候要吃点“乌鸡白凤丸”,不管是男是女。因为春天与肝气相通,乌鸡白凤丸可以补肝血。

  夏天的时候要吃点“参麦饮”,成分是人参、麦冬、五味子。夏天的时候汗出得多,阳气都出去了,用一点“参麦饮”能补气、收敛,减少心慌、气短、汗多的问题。

  四、各种肉的寒热属性

  羊肉:性温,入肝经。中医有个补血的名方叫“当归生姜羊肉汤”,可以温中补血。平时也可以把当归和羊肉煮在一起吃,这样对于体质虚寒的人是有益的。

  牛肉:性平。体质上没有明显寒热偏颇的,可以吃一点牛肉,牛肉是平性的,能补脾胃。

  鸡、鸭:鸡肉是温性的,鸭子是寒性的。

  鸭子生长在水里,习性偏寒。“全聚德”吃烤鸭都是用嫩鸭,所以必须用火烤制,为的是纠正它的寒性,使之性平一些,吃完以后不会伤胃气。

  吃鸡的话你可以炖嫩鸡,吃鸭子却没有炖嫩鸭子的,都是“老鸭汤”,如果用嫩鸭煮的话,汤是寒凉的,老鸭汤的寒性就少了。中国传统烹调中,嫩鸭用做烤鸭,或要不就是盐水鸭。盐水鸭是用盐腌制,因为盐本身是火性的,把盐往火里一放马上就着了,用盐腌制过的鸭可以矫正它的凉性。

  猪肉:性偏寒。

  如果体质偏热的人,可以多吃一点猪肉,但是不要太多,《本草纲目》里讲猪肉性甘寒,多吃甘寒易生痰。这个“痰”不仅仅是指咳出来的痰,还指代谢出来废物。

  体质偏热又容易有火的人吃点猪肉没太大关系,如果体质本来就偏胖又偏寒的人一般会趋向于痰湿体质,就该少吃点猪肉了,否则里面的寒湿就更严越重。

  鱼:河鱼大部分是凉性的,海鱼是平性和温性的。体质偏热的时候可以吃点鲤鱼、鲫鱼;体质偏寒的时候可以吃点黄花鱼、带鱼。

  五、看着很壮的人为什么一遇寒就泻肚?

  这是脾气虚的症状。中医里的“脾”是运化水湿的。什么叫运化水湿?就是把你吃进去的东西化生为气血,把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如果脾胃功能比较弱,气血的生化功能就差,卫外能力也就差了。

  人体保护自己不受疾病侵袭的本能,中医讲是是由“卫气”承担的,“卫气”根源于肾,滋养于脾胃,开发于肺,它和这三个脏器有关,所以肾阳不足、脾气偏弱、肺气偏弱都可以造成“卫气”虚,产生一遇寒就泻肚的状况。

  这种情况应该用一点益气护表的药,比如在炖鸡的时候放点黄芪。黄芪有很好的补气作用,上可以补肺气,中可以补脾气,而且味道不难吃,增强阳气,肯定会改善一走路就呼哧带喘,遇寒就泻肚的现象。

  六、怕冷的女孩儿怎么补

  人的气血随四季变化进行不同的调整,现在女孩子的问题一个是冻出来的,一个是饿出来的。

  春天的时候,人的气血从里边向外走,毛孔是从闭合向开放状态走,脉也是弦脉,是一个绷紧波峰,都是气血往外走的标志现象。要适当多穿一点衣服,有助于毛孔开放,所以一定要“春捂”。

  为什么“秋冻”?因为秋天毛孔是从开放到闭合的状态,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面走了,这时候穿得太多,反而不利于毛孔的闭合,稍微冷一点有助于气血往里收藏。

  《黄帝内经》讲,“人秉天地之气生,法四时而成”。就是说人是根据四季的规则来完成他的生命过程的,俗话中的“春捂秋冻”就是提醒人们要遵从季节变化来养生。

  我在临床遇到很多白领,她们的症状是四肢疼痛,手脚冰凉,一问,夏天的时候,她们常常在空调房子一待就是十多个小时,连出汗的机会都没有。

  中国人早就有经验之谈,有句话,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生坐病。冬天吃了很多营养有用的东西,对气血生化有用,到夏天的时候毛孔应该是开放的,这时候把体内代谢多余的东西排出体外,如果夏天不出汗的话,多余的东西排不出去,淤滞在体内就容易生病了。所以,夏天的时候冷气不要开得很大,在25度左右合适。

  同样的,冬天也不要把暖气开得太热,20度左右就可以了,因为冬天的时候是闭藏的季节,如果太热毛孔会是开放的,体内精微的东西就丧失出去了,明年春天你就会觉得很累了,因为它没留驻足够滋养你的东西呀。

  我们用树来看,一棵树开两次花的话,恐怕这棵树就很难活了,一个人在一年里经过两个夏天的话,我看也就困难了。

  有的人脚怕冷,但脸爱发热,这种情况,中医叫做“上热下寒”。下面很凉,把阳气都逼上来了,和气机的逆乱有关系。女性在40岁以后这种症状比较明显,这是血虚于下、气虚于上的原因,建议用点“坤宝丸”,一边养血,一边平肝。

  七、脸上爱长包,喝水很多,是肝火旺还是胃火旺?

  如果是女性,一般肝火偏旺的比较多。中医里面的“肝”是藏血之脏,本身“喜调达而恶抑郁”,在人体中起到调畅气机的作用。肝火旺的时候人爱发脾气,会面红耳赤,不想吃饭,再严重一点,怒气满胸。

  这在女性表现得比较突出,因为女性以“肝”为先天。女性月经前后特别容易发脾气,因为这时候血行于上,气浮于下,气有余便是火。所以这一段时间要特别注意养血平肝。

  如果体质上就是肝火旺的人,应该吃一点“加味逍遥丸”。用当归、白芍来养血,柴胡、薄荷来舒肝,丹皮、栀子来清热,白术、茯苓来健脾。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保养药,爱发火的女性,甚至男性,只要最近特别不愉快,动不动就发脾气,都可以吃一点。

  上火的人胃火也会常见,口舌糜烂,嘴里有味儿,嘴巴上面就长口疮。这是因为脾胃运化能力差了,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充分运化,存在里面就成了湿和热。这种湿热一定会找出路的,口腔上的溃疡就是它的出路。

  有湿热的人,大便不一定是干的,一般是糟的,不成形的,但是味道很大,这种情况要清胃热,可以吃“牛黄清胃丸”、“黄连清胃丸”。

  八、血脂高、尿酸高怎么进补?

  血脂高,脂肪肝,属于淤滞。我们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水是流动的,里面有营养的东西很快化生为营养了。如果是一滩死水,营养越多可能臭得越快。

  如果有这种情况的人是白领,应该“勤动脑体不动心”。心里不要有更大的压力,考虑问题可以尽量全面,处理问题可以尽量果断,但是晚上停下来的时候,心不要动,晚上躺在床上,敢与天地日月同辉,非常平静,这非常重要。

  头是用的首领,四肢是用的工具,这都是必须动的,惟独心不能动。心一动,五内俱焚,保持安静的心态很重要。

  饮食上要清淡一些,早上、中午的饭吃得好一些,晚上的饭一定要清淡一些。

  因为早上和中午阳气盛,脾胃功能弱的时候还可以借助自然界的阳气充分运化营养。到了晚上,自身运化的能力差了,自然界的阳气也弱,吃进去的东西不能充分地代谢,就变成了多余的产物,中医称之为“痰”。

  医生有时会建议你晚上喝一点酒,白酒或葡萄酒,因为少量的白酒或葡萄酒有助于气血的运行,帮助实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另外,夜里11点以前一定要睡觉。

  11点到1点,中医认为是胆的功能最好的时候,1点到3点是肝的功能最好的时候,如果11点到1点这个子时,1点到3点丑时,这时间如果你还在兴奋的话,血就往大脑上走,肝脏就处在相对缺血的状态,长期熬夜也会造成脂肪肝。

  11点以前一定要睡。早上早点起都没有关系,因为早上3点到5点是肺气旺盛的时候,5点到7点是大肠经旺盛的时候,这时候起得早一点可能会觉得很精神。

  同时可以吃一点“三七粉”,就是云南产的“三七”,它是一个既补气又活血的药。在所有的活血药中,只有“三七”是活血而不无破气。每天早上5克,晚上5克,温开水送服,坚持吃,血脂、脂肪肝都会得到改善。

  九、嘴唇经常干裂,喝水以后很快又干了,而且便秘,怎么办?

  这种状态应该看成两种状态,有一种属于阴虚有热的体质,想饮水自救。里面有火有热,水进去以后,很快就蒸出去了,所以怎么喝也不管用。肠道也处在阴虚有热的状态,大便的干结常常是由于里面的经血不足。

  如果本身比较瘦,饮食还可以,不仅喜欢喝水,而且还爱吃,大便再干燥的话,我觉得对于这样的人应该以养阴为主,还应该找有经验的医生调整一下,这种阴虚有热常常是一种糖尿病的先兆。

  还有一类人,嘴唇经常干,大便也不爽,但不一定很干,就是两三天才一次大便。这种人往往是由于脾气弱了。由于脾气弱,清气不往上升,浊气不下降,怎样改善呢?

  我们知道小孩子一般上厕所都很快,因为他中气很足,清气往上升浊气就往下降。如果人中气不足了,清气不往上升,浊气就不往下降,大便自然就困难。这种状况可以以健运脾气为主,用“补中益气丸”,让清气往上升,浊气就往下降。